Error loading page.
Try refreshing the page. If that doesn't work, there may be a network issue, and you can use our self test page to see what's preventing the page from loading.
Learn more about possible network issues or contact support for more help.

Common Health Magazine 康健

No.313_May-25
Magazine

*** 本刊的行動裝置APP ,提供文字格式、文字轉語音的功能 *** 。 創刊於1998年。康健雜誌是一本普及健康常識的雜誌,報導一系列從人到環境,從食品到營養,從運動到心情,從對身體的認知到疾病的預防與醫療,提供健康、快樂、均衡、自信的生活秘訣與最實用可靠的健康生活保健知識,是全家人的健康資訊來源。*貼心提醒:因數位技術變遷,為了能提供您較佳的閱讀體驗,請選購2010年(含)以後至最新一期之期數。

人生無常先為自己做好準備 • 總編輯林倖妃

2025 自費就醫指南

明明有健保為什麼荷包還是扁? •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健保資源卻日益吃緊,自費醫療正從輔助性選項轉變為常態需求。從預防保健到高價手術,哪些自費趨勢攸關你的荷包與健康,不能不懂?

你要選裕隆還賓士? • 「為什麼這個健保不付?真的有必要自費嗎?」自費醫療項目愈來愈多,診間經常上演這樣的疑問劇碼。病人多了一份戒心,醫師也不得不耐心解釋差異,醫病溝通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如何讓自費就醫更公開透明? • 民眾不怕就醫有自費選項,只怕資訊不透明。依照醫療法規定,自費醫材收費標準由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核定,健保署雖不是主管單位,對整體醫療政策仍具有定錨作用。

你該問的10 件事 • 自費、健保給付項目眼花撩亂,醫生說的就要照單全收?怎麼知道自己該不該使用自費項目?怎麼做才不吃虧?進行任何自費醫療之前,先問自己10個問題。

財務規劃不是花得起就好 • 健保不再萬能,自費正快速成為就醫新常態。《康健》透過千人線上調查發現,破8成民眾在過去3年內曾選擇自費醫療。自費項目開銷動輒上萬,甚至有百萬天價,如何因應隨之而來的財務壓力?

自費滿意度不到7成 • 當自費就醫成為新常態,大眾如何選擇?又有何期待?

自費帳單漲!幾張保單才扛得住? • 自費醫療項目增加,許多人希望透過商業保險彌補健保未涵蓋的費用,卻在申請理賠時發現,並非樣樣理賠,保額也未必足夠。如何正確檢視保單、評估保障內容?2024年7月上路的實支實付新制,又帶來什麼影響?

超高齡社會下你該補強哪些保險? • 台灣今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三明治世代」不僅要照顧稚嫩的兒女、垂老的父母,甚至得扛起未來「活得久、死得慢」的自己。手邊有哪些保障,才夠支撐這3個世代?

關鍵18科沒病也要懂自費! • 自費醫療怎麼選才不冤枉?一次解析關鍵18科:從牙科、眼科、骨科、癌症治療等高花費項目,到疫苗、營養減重的預防醫學趨勢,再到身心科、中醫等全人健康領域,統整醫師叮囑與實際花費,幫你避開荷包陷阱。

牙科

眼科

耳鼻喉科

皮膚科

心臟科

一般外科

婦科

兒科

骨科

神經內外科

復健科

麻醉科

癌症治療

中醫

營養減重

疫苗

身心科

居家照護

Formats

  • OverDrive Magazine

subjects

Languages

  • Chinese